近期有網友發帖稱,她的父親在某直播間花9999元下單了圓明園十二生肖獸首銅像之一的馬首。媒體調查發現,趁著珠寶文玩直播的火熱行情,部分賬號正在以“高價回收或參與拍賣”的說辭誘導觀眾瘋狂下單,受騙的往往是略有積蓄的中老年人。
直播電商興起之后,珠寶文玩類帶貨也走上風口,吸引了大量消費者。不過從報道來看,在珠寶文玩電商產業越做越大的同時,各類圈錢亂象也層出不窮,一些不法分子將假古董包裝成“稀缺藏品”,精準收割中老年人,讓其深陷其中。
像圓明園馬首這樣的重要文物,不可能在市場上流通,直播間所售的無非是一些仿制品,中老年人對此不會毫無判斷能力,可是,為何這類在很多人看來“一眼假”的騙局,能成功騙到中老年人?說白了,還是利用了信息不對稱。
一方面,有的中老年人對古董感興趣,但缺少專業的知識,對珠寶文玩的真偽也缺少鑒別能力。另一方面,為了蠱惑消費者下單,這些直播間賣家往往會精心編制各種話術和套路,比如暗示藏品價值高,承諾后續會高價回購,等等。總之,營造一種“撿漏暴富”的幻象。
假古董直播的泛濫,要從源頭打擊制假售假的行為,也要在末端,建立更加暢通的直播電商投訴和維權機制。尤其是直播電商平臺,平臺既然掌管著流量的分配,就必須壓實主體責任,加強審核和監管
管理員
該內容暫無評論